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书城书屋 > 其他类型 > 渣男跌落尘埃,奴妻扬眉吐气!全文+番茄

渣男跌落尘埃,奴妻扬眉吐气!全文+番茄

秦风尚雪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你别什么事都往婆娘身上推,你是一家之主,还是她是一家之主?你要是说你不当这个家了,那也行,以后村里的大事小情也不会找你。我也没有说我不当家。那你说说,现在这事要怎么处理?里正,你也知道,最近因为老三家一房的事情,家里一下子少了15亩良田,老婆子喂的鸡又都死了,心里过不去这个坎,所以做事情就欠考虑。老三跟媳妇关系不合,这我们也没有办法。暂时就先各吃各的,我给她们一口锅,每月10斤糙米,让她们自己做着吃。五张嘴,你只给10斤粮食,亏你说的出口。你把老三和陈氏都叫来,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。不一会儿,姚老三和陈氏进来了。老三,你看看你,都是四个孩子的爹了,怎么就那么不懂!你说说,你们夫妻到底怎么回事?里正叔,这可不能怪我,不是我不想好好过日子...

主角:陈锦南王金花   更新:2025-03-27 15:40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锦南王金花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渣男跌落尘埃,奴妻扬眉吐气!全文+番茄》,由网络作家“秦风尚雪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你别什么事都往婆娘身上推,你是一家之主,还是她是一家之主?你要是说你不当这个家了,那也行,以后村里的大事小情也不会找你。我也没有说我不当家。那你说说,现在这事要怎么处理?里正,你也知道,最近因为老三家一房的事情,家里一下子少了15亩良田,老婆子喂的鸡又都死了,心里过不去这个坎,所以做事情就欠考虑。老三跟媳妇关系不合,这我们也没有办法。暂时就先各吃各的,我给她们一口锅,每月10斤糙米,让她们自己做着吃。五张嘴,你只给10斤粮食,亏你说的出口。你把老三和陈氏都叫来,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。不一会儿,姚老三和陈氏进来了。老三,你看看你,都是四个孩子的爹了,怎么就那么不懂!你说说,你们夫妻到底怎么回事?里正叔,这可不能怪我,不是我不想好好过日子...

《渣男跌落尘埃,奴妻扬眉吐气!全文+番茄》精彩片段


你别什么事都往婆娘身上推,你是一家之主,还是她是一家之主?你要是说你不当这个家了,那也行,以后村里的大事小情也不会找你。

我也没有说我不当家。

那你说说,现在这事要怎么处理?

里正,你也知道,最近因为老三家一房的事情,家里一下子少了15亩良田,老婆子喂的鸡又都死了,心里过不去这个坎,所以做事情就欠考虑。

老三跟媳妇关系不合,这我们也没有办法。暂时就先各吃各的,我给她们一口锅,每月10斤糙米,让她们自己做着吃。

五张嘴,你只给10斤粮食,亏你说的出口。

你把老三和陈氏都叫来,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。

不一会儿,姚老三和陈氏进来了。

老三,你看看你,都是四个孩子的爹了,怎么就那么不懂!你说说,你们夫妻到底怎么回事?

里正叔,这可不能怪我,不是我不想好好过日子,都是因为她,嫁过来10年,连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,这是要绝了我姚老三的后啊!

真好里正叔在这里,就做个见证。

我要休了她!

陈氏,你怎么想的。

相公,你不能休我,如果休了我,可叫我怎么活呀,况且女儿都还小,需要我照顾。

里正叔,爹,求求你们,劝劝相公,我只想和她好好过日子,把几个女儿养大。

休想,我一定要休了你!

你不能休我,你凭什么休我,当初为了你,我与父母,亲人断绝关系,从不来往,如今你竟然要休我,你怎么那么狠心?

此一时彼一时,这妻我休定了,多说无益。

我不同意,你休想把我赶出姚家!

是你自己没有生儿子的种,这还要怪我,作为一个男人,连这点担当都没有,你就不配做男人。

这些年,我在你们姚家当牛做马,任劳任怨,从来没抱怨过一句,你是怎么对我的,你们家又是怎么对我的。

你在外面花天酒地,吃喝嫖赌,回到家里,高兴打我,不高兴也打我,我身上连一块好肉都没有。

刚生完孩子,婆婆就要我做家务,去冰冷的河水里洗衣服,以至于我伤了身子,落下一身的病。

干不完的家务,做不完的活,累死累活连口饭都吃不上。

姚永富,这些年我对你掏心掏肺,你对起我吗?你的良心难道就不会痛吗?

里正叔,我们母女在姚家过得什么日子,你清楚,村里人也都清楚。

既然过不下去了,那就和离吧!

陈锦南说完,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里正。

“和离!你休想,只能是休妻。”姚老三义愤填膺的说道。

里正一脸懵,他是来调节吃饭吃饭问题的,怎么说来说去就扯到休妻,和离上去了。

你们先别冲动,都先冷静冷静。

古人都说,宁拆十座庙,不毁一门亲,你们夫妻十年,不能说散就散了。

你们自己都好好想想,今后的路该怎么走,一步踏错步步错,三思而后行。

“不用考虑,就是要休妻,和离。”姚老三和陈锦南同时出口。

都说了先别冲动,大家都在气头上,好好平复一下心情,认真想想。

三天后,咱们再说这事。

第二天是学堂的休沐日,姚家在镇上读书的三个孙子都回来了,听说了家里发生的事情,都恨上了三房一家,更恨陈氏母女。

邓婆子更是气愤,说她被陈氏算计了,吃亏的是她,可是家里没人信她,都觉得她是为了整治陈氏在演戏。


陈锦南就将刚才发生的事情重复一遍。

这事情确实是我们不对,我在这里向你赔罪,这伙计是我的外甥,仗着这层关系,平日里跋扈惯了,我一定会严肃处理。

对不起了各位,掌柜拱手作揖。

这两斤大米和细面,就送给这位大姐了,算补偿。

“什么!竟然叫我大姐,你这眼睛是怎么长的。算了,自己现在可不就是个大婶嘛!”她在心里暗自腹诽。

那就多谢掌柜的。

又走到放粗粮的位置,看着上面写的价格,这与细粮相差也太多了

糙米5文,粗面8文,黄豆粉3文,玉米粉5文。

掌柜的,再给我来10斤糙米,10斤粗面。

行,我亲自给大姐称,看大姐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,每斤再给你便宜一文钱,算交个朋友,以后可要常来。

既然掌柜的都这么说了,我也不能拂了您的脸面,以后还来你家买粮。

给掌柜付了110文,背着粮食就走去了杂货铺,东西先寄放在这里,。

大家一看没热闹可看,也都散了。

掌柜的不知道,他今日之举,为他以后的生意发展,增添多少助力。

想买猪板油,可是来的太晚,猪板油都卖完了。没办法,先买了一斤肥肉回去炼点油凑合。

正儿八经要花钱的地方在铁匠铺,这里的铁器是按斤卖的,每斤铁80文。选了一个直径大概50厘米左右的铁锅,上秤一称,8斤6两,光是这个锅就花了1080文,再买了一把菜刀,一把锅铲,还有一把砍刀这三样又花了将近960文。

娘几个从姚家出来,什么都没拿,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,已经没法再穿,连一件换洗衣服都没有,身上已经有股子酸臭味。衣服铺盖必须置办。

祥云布庄,陈锦南感到莫名的熟悉,仔细想想,原来是原主做姑娘时,经常来这家店卖绣品,和掌柜娘子很熟。

一步踏进去,她一眼就看到站在柜台后面的掌柜卢娘子,10年了,这里的一切都没变,变了的只是岁月留在脸上的痕迹。

掌柜娘子明明比自己大,而现在自己这副模样,都可以当她娘了,心里阵唏嘘。

卢娘子还是如从前般热情,看到有客人进来,赶紧招呼着。

两位娘子要买点什么,咱们店里麻布,棉布,成衣都有。

我要买成衣。

不知娘子是自己穿还给家人买?

都有。

给自己买两套,还有四个女儿也各买两套。

不知掌柜的这成衣多少钱一套,她指着麻布衣服说道。

大人的350文一套,小孩的180文一套。

她选了大小,让掌柜的每个尺寸拿两套。又买了两床被子和褥子。

桂英在旁边看的着急,拉了拉她的袖子说,“买成衣太贵了,咱们买不回去自己做更划算。”

就买成衣吧,都等着穿呢,来不及。以后我要是再买了布,就让你帮我做。

行啊,就等着你赚钱了。

掌柜的,我在你这买了这么多,能不能给便宜点。

这位娘子,这些麻布的成衣基本上都不赚钱,真的没法少。

我觉娘子与我挺合眼缘,要不这样,我这里有些碎布头就送娘子,全当结个善缘。

那就多谢掌柜的。

掌柜的拨动算盘,10套衣服共2140文,被子加褥1100文,两床共2200文,这所有的加起来就是4340文。

陈锦南数钱的手有些抖,这钱也太不经花了。

陈锦南背着东西去了杂货铺,桂英去镇子口等牛车。

陈锦南站在杂货铺门口四处张望,久违的青石镇都让她感到很陌生了。今天匆匆忙忙的都没有好好逛。等以后有钱了,要好好的逛逛逛,买买买。


陈锦南虽然身体受到了摧残,但是他和几个孩子都能吃饱了,脸色也好看了些,也有了精神。

第2天没有等来姚老三,家里却来了另一个人,里正赵金来。

海平老弟在家吗?

姚老头叫姚海平,是姚家的一家之主,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,赶紧从屋子里出来。

哎呀,是里正!,这是哪阵香风把您给吹来了?快请屋里坐,老婆子,赶紧把家里的好茶叶拿出来给里正老哥沏上。

不用这么麻烦,我今天来找你,是有事跟你说一下。

什么事?您请说。

“最近村民们反映你们家总是在闹腾,吵得大家都没办法正常生活了,希望你能好好的约束家里人,不要影响了村里的整体风气。”

请里正放心,我一定好好管教家里人,不再给您和村里面添麻烦。

“还有村民反映说你们家总是磋磨老三家的媳妇,有没有这一回事?”

邓婆子端着茶在门外偷听了许久,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说道,“里正你可不要听那些人爱嚼舌根的人胡说八道,坏我们老姚家的名声,我们家对儿媳都很好的,从来没有搓磨过谁。”

没有就好,没有就好,一家人嘛,就应该和和气气,相亲相爱的过日子,这样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,你们说是不是?以后村里要是谁家再传出磋磨儿媳的事情,被我知道了绝不轻饶。

里正这一敲打,让老两口的脸青一阵白一阵。

姚老头赶紧给里正斟上一杯茶,老哥为这事辛苦您跑一趟,赶紧喝杯茶。

茶就不喝了,家里还有事就先走了。

送走了里正,邓婆子就开始骂了,哪个长嘴巴的,背后嚼人舌根,要是被我知道了,非得拔了他的舌头?

“你就消停会儿吧,等老三回来了约束好他,别再给我添乱,丢人。”

哎,我说老头子,你是越活越回去了,人家老三找他媳妇办事,我拿什么约束。

总之别闹出太大动静,让街坊邻居看了笑话,我这老脸出去还怎么见人。

老姚家今天男人都下地去了,家里就留下了老两口和几个儿媳妇,都在各自的屋里,陈锦南母女更是被禁足在后院,不准到前院来。

大妮看到里正来了,满心欢喜,趁人不注意,偷偷的追了出去,出老远,直到看不见家门。

“里正爷爷,里正爷爷。”

里正听到有人叫他,停下脚步,转身看去,只见一个气喘吁吁的小女娃向她跑来。

里正爷爷。

是大妮呀,你找爷爷有什么事?

“里正爷爷,求求你救救我们吧,我奶和我爹天天打我娘。过几天就要把我娘,还有我们姐妹几个都卖了,这几天,他们让我们几个都吃得很饱,就是为了把我们养好点,到时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
“你这是听谁说的?小孩子可不能乱讲话。”

“里正爷爷,请你相信我,我没有乱讲话,爷奶和爹他们都商量好了,过几天他们就要带人来了,这都是四婶告诉我娘的,被我听到了。”

“从我记事起,家里每天不是奶奶打娘,就是爹打娘,娘从来都不敢反抗,只能默默流泪,还告诉我们不要恨奶奶和爹,奶奶只是想抱孙子,爹只是想要儿子。娘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皮肉。”

“里正摸着大妮的头,好孩子,爷爷都知道了,你赶快回去吧,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来找爷爷,爷爷给你做主。”

大妮儿跪下给里正磕头,谢谢爷爷!谢谢爷爷!磕完起身就跑,她不能耽搁太久,要是被家里人发现了,又是一顿好打。

姚老三被邓婆子叮嘱了几句,打从这天起,白天再没来找陈锦南,而是跟着家里人下地干活,到了地里偷奸耍滑屎尿多,搅得其他人也干不下去,又被打发回来了。

白天在家无所事事,不是打骂几个女儿,就是在村里瞎转悠,看见谁家的小媳妇总要评头论足一番,屁股不够大,不好生儿子,胸不够挺,有了孩子奶水也不足,这些污言秽语听的大姑娘,小媳妇最近连门都不敢出。

每天晚上都去找陈锦南,在这狭窄的小屋里,他把几个女儿赶了出去,关上门。

一会姚老三就从里面出来,“贱货,没用的东西,早晚把你们都卖了。”他似乎还没尽兴,又悄悄的溜出院子,想去找李寡妇。

刚出门,就有人尾随,他还不知道,这几天一直有人蹲守在他家附近,要给他松松皮子。

姚老三正走着,突然一个口袋套在头上,直接被绊倒,刚要出声喊叫,一棍子就被敲晕了。

那人把姚老三拖到隐蔽处,取下套在头上的口袋,脱下他的臭袜子塞嘴里,绑住双手,撒了一泡尿在他身上,又套上口袋。

姚老三迷迷瞪瞪醒来,只觉周围一片漆黑,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,脚不停的乱蹬,紧接着就传来棍棒炒肉的声音,姚老三被打的又晕死过去。

那人没有说话,直接扒光了姚老三的衣服,挂在了村里的大槐树杈上。

天亮了,公鸡的打鸣声一声声响起。

村里人已经陆陆续续起来,下地的下地,做家务的做家务,鸡鸣狗吠,稚子的追逐嬉闹声,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

不约而同的就有妇人拿着针线到大槐树下聊天做活,两个妇人刚做下,头顶上就传来呜呜咽咽的声音,抬头一看,树杈上竟挂着一个光溜溜的人,也没看清是谁,大叫着跑开了。

不得了了!不得了了!

树上挂着个人,羞死人了。

花婶子,马婶子,出什么事了?

“大槐树上挂着个光溜溜的男人,羞死人。”

好么,这两人简直就是宣传部的大喇叭,这一嚷嚷,全村人都知道,纷纷围拢过来看热闹。

“这不是姚家老三嘛,还有这爱好!这脸是咋了,几天不见吃胖了,这姚家男人长的就是白净,哈哈哈……,是不是比你媳妇白呀!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,指指点点,就是没一个人把他放下了。”

王金花看了一眼,认出是老三,就赶紧回去报信了。

不好了!不好了!出大事了……

老两口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同时说道,不会是虎爷又来了吧?

爹,娘,不是虎爷来了,是老三——王金花大喘气。

老三怎么了,快说呀,你是要急死我呀!

老三光溜溜的被挂在村里的大槐树杈上,现在围满了人。

走,快去看看。

老二媳妇,你就别去了,快去田里喊人回来。

姚老头两口子到的时候,里正也到了。

姚老三一眼就看到了他爹娘,不停的踢腾,呜咽。

老三,你先别动,爹马上找人放你下来。

“各位乡亲们,麻烦大家搭把手,把我家老三放下来,我在这里先谢过大家了。”

这么高,谁爬的上去呀!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上去的。”

姚老头见大家不动,又向里正求助。

“你瞧瞧,你瞧瞧,净整幺蛾子,扰的村里不得安宁。”里正没给姚老头好脸色,安排人把姚老三放下来。

爹,娘,儿子被人算计了,你们可要为我讨回公道呀!


香儿看看屈青萍,又看看他爹姚老四,我想叫干娘,我喜欢这里。

屈青萍看着陈锦南说:“南姐,你是认真得吗?”

陈锦南瞪了她一眼,“你看我像开玩笑吗?

不得不说,古代读书真贵,普通百姓根本读不起书,购买笔墨纸砚,书本,算上交给夫子的束脩,全家人供不起一个读书人。

这老姚家还供了3个读书人,不得不说这家底丰厚呀!这姚家怎么会有这么丰厚的家底?真的很耐人寻味。

她在一楼又转了一圈,都是一些科考类的书籍,她对这个没有兴趣,想想自己前世,可是非常喜欢看网络小说的。

于是又向掌柜的询问,请问这里除了这些科考的书之外,还有没有别的书,夫人指的是哪一类书?

陈锦南随口说道:“比如话本子、游记、民风之类的。”

夫人识字?掌柜问。

陈锦南回道,识得一些。

“您说的这些书都在二楼,请随我来。”

她直接走到话本区,拿起几本话本快速的翻看了一遍,都是些穷书生与富家小姐的爱情故事,内容大同小异,都老掉牙了,还有一些鬼怪故事,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。

“掌柜的,请问最火话本子是什么?”

掌柜的叹了口气,最近都没有出新书了,那些人送来的书稿都没有什么新意,所以都没有新书卖。

像这样的话本一本卖多少钱?

刚开始的时候,一本卖8两银子,每天都是供不应求,现在200文一本都没人买,这一本书的成本都不止200文。

“掌柜的这里收不收话本,多少钱?”

掌柜一下来了精神,收,当然收,只要写的好,我们给的价格绝对让您满意。掌柜接着问:“夫人是有新话本卖吗?可以拿来看看,要是好的话价格可以再谈。”

没有,只是一个朋友托我问的。

掌柜的有些失望,自从“一水寒”封笔后,本店已经半年都没出新书了。这话本可是占了整个书肆一半的收益,东家也很着急,希望有新的作者来投稿。

夫人可以回去告诉你的朋友,让他仅管把书稿拿来,我们先看过再说。

好的,我会转告的。

我们墨雅斋在全国都开有分店,总店在京城,大可放心销量和利益保障。

真是麻烦掌柜的,就不打扰您做生意了。

“夫人慢走,记得告诉你朋友,话本的事。”掌柜的嘱咐道。

嗯,记下了。

陈锦南出了书肆,就和姚老四一起赶着牛车回家,路上经过包子摊时,又买了20个包子,花了60文,看到糖葫芦,又买了10串。先给自己和姚老四一人拿一串,其余的全包起来。

“老四,给你一串糖葫芦。”

我不吃,留着给孩子们吃。

你没有看见我买了那么多吗?每个人都有的。她把一串糖葫芦强塞到老四手里,坐上牛车继续赶路。

姚老四在心里犯嘀咕,三嫂以前也不这样啊,怎么和离后整个人都变的不一样了,像换了个人,到底是家里以前把人家欺负狠了,现在幡然悔悟,这才是天性使然。

难道说三嫂以前是这样的性子?都被三哥磋磨没了,看上去死气沉沉。

还是这样的三嫂好,三哥真是没有福气,没有儿子又怎么了,闺女养好了跟儿子一样。姚老四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,可千万不能学三哥,让媳妇对自己失望。

牛车晃晃悠悠的,在路上走着,陈锦南坐在车上闭目养神,开始从原主的记忆中寻找这个国家的一些信息。

到家就看见自家几个女儿洗的干干净净,穿着新衣服和香儿在院子里玩。

娘,你回来了!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