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谢莹薛怀义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家道中落,他来接我当主母?谢莹薛怀义全文+番茄》,由网络作家“大姑娘美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谢莹并不想矫情,坦率的她接受了小环的好意。并且主动写了欠条,让小环夫君去找人借了笔墨。她一字一句写的清楚,今日借钱,归还日期,几成利息。等到晚上小环夫妻同榻而眠。小环丈夫李生说了句。“今日这事儿,你不该要她欠条。瞧他们如今落魄,我们该帮自然是帮,我也不会跟你计较这些。你拿的是你的陪嫁,也没动我们成婚后挣的钱,我更是不能去计较。”小环轻笑,“你待我好,我心里知晓。我也知道,你想帮我家娘子。”“可你不知,我家娘子虽是个女子,却是做事讲究之人,你若是不让她写借条,她心里便是不能痛快,倒不如随了她的意,这借条,回头我烧了便是。”李生点头,“你与她倒是有几分像。”小环笑着说,“我跟着娘子多年,自然是沾染上一些娘子的习性。她人极好,对我也好,平...
《家道中落,他来接我当主母?谢莹薛怀义全文+番茄》精彩片段
谢莹并不想矫情,坦率的她接受了小环的好意。
并且主动写了欠条,让小环夫君去找人借了笔墨。
她一字一句写的清楚,今日借钱,归还日期,几成利息。
等到晚上小环夫妻同榻而眠。
小环丈夫李生说了句。
“今日这事儿,你不该要她欠条。瞧他们如今落魄,我们该帮自然是帮,我也不会跟你计较这些。你拿的是你的陪嫁,也没动我们成婚后挣的钱,我更是不能去计较。”
小环轻笑,“你待我好,我心里知晓。我也知道,你想帮我家娘子。”
“可你不知,我家娘子虽是个女子,却是做事讲究之人,你若是不让她写借条,她心里便是不能痛快,倒不如随了她的意,这借条,回头我烧了便是。”
李生点头,“你与她倒是有几分像。”
小环笑着说,“我跟着娘子多年,自然是沾染上一些娘子的习性。她人极好,对我也好,平时里有什么东西,都是念着我一份。”
谢莹在次日早上带着宝儿离开了小环家,她去了府衙牢狱。
求奶奶告爷爷的,用了二十两,将两个弟弟给赎了出来。
谢家二郎和三郎出来后,知晓是谢莹赎了他们。
谢二郎当下生气而道,“你赎我们做什么?我们该是被关押起来的。”
“二郎,不许这般说自己。
”谢莹说着,伸手将二郎头上沾的稻草给择了下来,动作轻柔带着对弟弟的怜爱。
“他们几人,不曾帮我和宝儿,我不情愿去管。可你和三郎不同,你护着我,你拿我当姐姐。”
“三郎护着宝儿。是个好舅舅。”
三郎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。
搔首而道,“姐,我没那么好,我就是看宝儿可怜,那么小一点。”
谢莹笑了笑。
“二郎,三郎,钱塘我和宝儿是待不下去了,我打算带宝儿换个地方生活,你们可愿意跟我走?”
谢莹想的是,二弟和三弟在爹娘跟前也不受宠。
倒不如带上他们一起去外地讨生活。
在家里也是被欺负,万一到了外面,能奔个好前程呢?
三郎自然是愿意的,神情也带了跃跃欲试。
可谢二郎眼神复杂的看着谢莹。
却是问道,“阿姐,我问你,你哪里来的钱,给我们赎出来的?”
谢莹本不想说。
可这二郎的眼神,却是让谢莹说不出谎话。
她只能如实而说。
谢二郎无奈摇头,“为了我们值得吗?”
谢莹轻笑说道,“自然是值得,你们是我的亲弟弟啊。”
对她而言谢家还有两个弟弟,但谢莹不喜欢他们,自然是不想去管。
谢二郎想说,不是,我们根本就不是亲姐弟。
“阿姐,你带着宝儿走吧,走的远远的,好好的过日子。”
“我们不走,留在钱塘。那二十两,我们两个挣钱还上去。”
“二郎……。”谢莹语气重了些,“一家人,何必说两家话?”
“阿姐,听我的,走吧,带着宝儿走的远远地,不要再回来了。他们,他们是不会放过你的,这次的事情,不是临时起意,而是早有预谋。”
一旁不说话的三郎,点头。
这才支支吾吾说道,“那日碰到阿姐回来,我便想说的。可爹娘在,我不敢。”
“我和二哥,在家里最不受待见。说错话,挨打是经常,我怕饿肚子,不敢说。”
谢莹并不怪罪两个弟弟。
语气认真的继续问道,“当真不随我走?”
谢二郎摇头,格外的坚定。
三郎不懂二哥,为何坚持不跟阿姐一起走?
等到谢莹带了宝儿离开,三郎终忍不住问了。
谢二郎说道,“阿姐并非我们亲姐姐,我们在家中,再是挨骂挨打,断不会卖了我们,可阿姐不同,这次卖不成,依照爹娘的秉性,肯定还会有下次……。”
他还听到爹娘蓄谋已久的事情。
等得阿姐入了李家,他们就将宝儿卖掉,多少能换一点钱也是好的。
谢二郎对自己的亲爹娘的厌恶达到了顶峰。
三郎震惊,阿姐竟然不是他们的亲姐姐。
他问二哥,为何不将此事告诉阿姐?
谢二郎说,没有说的必要。
瞧的出来,阿姐对于这个家也没了依恋。
或许他也是想着,能多喊阿姐几次,想让自己记着有那么一个护过他们的阿姐存在。
还有一点,二郎想的是,若是阿姐知晓她是孤儿,不是谢家所生,她又如何决绝的离开钱塘。
为了不将事情复杂化,谢二郎选择不说出来。
将来,他定然要混出一番作为,等到有能力护着阿姐的时候,他会去找阿姐的。
怪他软弱无能,次次不能护阿姐周全。
谢莹在离开之前,还是去了小环家中一趟。
她将身上的耳钉和头上的一支银簪,留在了她住的床上,而后写了一行小字。
多谢照顾几日,银钱会陆续还上,已走,勿念。
小环看到那一行小字后,哭的不能自已。
她哭的是娘子的可怜。
自己身无分文,还将这二钉子和是戴了多年的银簪都给了她。
她身边还带着个孩子,能去何处?
谢莹在钱塘打听了一番,那李老爷是没死,但却因为胸口中了一剪刀,要死不活的。
李家找不到杀害李老爷的凶手,把谢家的人都送到了牢狱中。
如今谢莹花钱将谢家二郎和三郎捞了出来。
心里不免担心,李家会抓她,这也是谢莹为何带着儿子寒冬之日还要离开钱塘。
刚出了钱塘城内,谢莹在路上遇到了一些逃难的人。
说是从东郡而来,要到北城而去,东郡发生水患,如今的东郡成了一片汪洋,无法再住人。
逃难的队伍中有一个年龄大的妇人。
瞧谢莹这年轻娘子带着个孩子。
还以为是他们逃难中同村的哪个门户。
就过来问了句,谁家媳妇子?
谢莹说,薛家的,丈夫死了,如今带个儿子,想跟着大家讨口饭吃。
那嫂子只说了句,同病相怜。
去到前面跟一个老人家说了句话。
谢莹就跟着逃难的人群,开始了搭伙过日子。
前面的老者是村子里的村长,现在也是逃难队伍中的管事者。
老者有三个儿子,三个儿子年轻力壮, 旁人自然是不敢去反抗。
走走停停,约莫到了年关。
一场大雪,将逃难的三十几号人给围困住了。
谢莹跟众人一样,停歇了下来。
这才发现,他们所在的地方距离前面关押犯人的住所,不过三里地。
听闻,很多犯了事的人,超过三年家人不管不问的,无论是重罪还是轻罪的犯人。
全部关押在此地。
充当挖矿的劳动力。
谢莹乍一听到,便是想到了薛怀义。
她本是不想去管的,可想到薛夫人死之后的那番话。
我将你的儿子养那么大,不管我什么目的,我也都曾付出了心血,如今我儿遭难,你必定要帮他一把。
话是这般说,但如果谢莹真的帮不了薛怀义,她也绝对不会勉强。
“李婶子,咱们要在这里呆多久?”
谢莹将一把掐好的野菜,送到了李婶子的手上,轻声问着。
李婶子的丈夫是在水患中淹死的,她大儿子为了救亲爹,掉下去没再上来。
跟在李婶子身边的小儿子刚十八岁。
但却是个孝顺的,对李婶子,嫂嫂以及大哥的一双儿女,格外护着。
因为谢莹和李婶子关系好,李家小儿,对他们母子也很是照顾。
谢莹也不是白让人照顾。
停顿下来休整,各家找东西吃的时候。
谢莹总会将她找的野菜和果子,给李婶子送去一些。
李婶子接了谢莹给的东西。
笑着说道,“咱们逃难的,走到哪里累了,就在哪里留下了。”
“莹娘,你这是要带儿子去哪里?”
谢莹:“去城里。我在乡下养不活儿子的。”
李婶子劝着,“莹娘,你年轻孩子也小,不如找个男人,你自己想养大儿子,那得多不容易啊。”
谢莹摇头,浅笑不语。
正是在谢莹跟李婶子说话的时候,李婶子的小儿子李槐从前面跑了过来。
“槐子,老村长说怎么安排的?”
李槐见谢莹在跟前,沉稳的站在原地,清了下嗓音。
说道,“老村长说,前面雪封路,咱们走不过去。正好前面不远处就是官府开矿的住所,倒是有些空房子,里面管事的说了,若是谁家出个壮劳力去做事,可以免费让一家人住下。”
“娘,我报名了,我去矿区做事,你和嫂嫂带着侄儿住下。等明年开春再说。”
李婶子忙道,“听着是极好,里面可是危险?”
李槐道:“天冷,不下矿。现在就是背石头,没多危险的。”
谢莹为难,她与宝儿跟前也没壮劳力,怕没房子住。
便是问了李槐,“槐兄弟,管事的可说了,家里没壮劳力的,但能出力做事的,可能有房子住?”
李槐迟疑说道,“这个,我没问。”
李婶子催促了句,“你去,帮你莹嫂子问问。”
宝儿乖巧点头应着,“我记得阿娘说的话,不会乱跑的。”
“真乖,娘给你把小人物拿出来,自己看着玩。”
跟儿子说完话,谢莹就先去了老夫人那院子里做事。
老夫人忧心儿子陆行舟的事情,只瞧了谢莹一面,道了句,这娘子倒是样貌昳丽,绣工不错。
日后就在家陆家好好做事,这便打发了下去。
谢莹去到绣房内,与另外一个绣娘做着陆家绣活儿的差事。
日子久了,她自己就知晓了一些陆家的情况,都是品行善良好相处的。
谢莹觉着,她能和宝儿在这样的人家做事,的确是他们的幸运。
日常之中,她更是尽心尽力的为主家做事。
至于这陆家家主是她恩人的事情,谢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跟家主说感谢的话。
那次家过之后,谢莹在陆家呆到了过年三月,也未曾瞧见。
倒是这陆家娘子,近日来突然身体不适,请了大夫来瞧,说是有了身孕。
只是不足两个月,胎儿有些不稳,需要好生养胎。
可陆家娘子心情依旧极好,总是喜欢将谢莹和宝儿唤到屋内,陪她闲聊说话。
谢莹这才知晓,原来陆官人妻子江氏,她亲亲乃钱塘人氏。
江氏约莫五岁的时候随母去娘家住了一段时间,等到十岁才回了本家。
知晓谢莹是钱塘人,江氏对谢莹很好。
谢莹也会做一些吃食送到江氏跟前。
“莹娘子来了……。”
听得丫鬟传了句话,江氏忙着将手里的帕子放下。
笑吟吟的说道,“我正是想喊你来,你就来了。”
“怎不将宝儿带来?那孩子我瞧了就喜欢。”
谢莹轻笑说道, “宝儿顽劣,我让他在屋内闭门思过。”
江氏笑道:“莹娘子你对宝儿过于苛刻了。”
“少夫人放心,我没打没骂。昨儿与李妈妈的孙儿打了架,今日又跟后院一管事的儿子拌了嘴,您说,他才三岁多点,这可真是让人头疼。”
宝儿不会无故与人打架,至于打架的原因,谢莹是知晓的。
李妈妈的孙子仗着奶奶是陆家管事妈妈,自然是在下人院里一人独大。
可偏生宝儿不听他的话。
李妈妈的孙子恼羞成怒,骂了宝儿是个没爹的孩子。
宝儿反驳说,我有爹爹,出去挣钱了,等挣了好多钱,就能接我和娘过好日子去了。
李妈妈的孙子,自是不信。
张口说宝儿的爹早就死了,根本不是出去挣钱。
宝儿这才发怒,与李妈妈的孙子,那个比宝儿喊大上三岁的孩子,打了起来。
硬是把李妈妈的孙子给压在身下,咬了他满脸齿痕。
谢莹得罪不起李妈妈。
虽说老夫人讲了,小孩子的玩闹,不必担心。
难免李妈妈会心头不痛快。
谢莹还是带着儿子,到李妈妈跟前道歉说了软话。
李妈妈训了两句,谢莹应着。
才刚入陆家没多久,谢莹自然是不想在主家跟前落个事儿多的名头。
这才罚了宝儿在屋内闭门思过。
表面是罚,谢莹心里也是护着儿子,怕她不在,李妈妈的孙子会趁机来欺负宝儿。
江氏见过宝儿几次。
过年的时候,陆老夫人给家里上上下下的全部人,都发了过年红包。
陆家下人不多,下人家的孩子也不多。
下人房的孩子到主家跟前说个吉利话,讨个红包,常有的事儿。
主家听了吉利话高兴,下人房的孩子们得了红包,也是高兴。
谢莹轻笑说道,“咱们新找了住处,娘过几日要送宝儿去读书。娘的宝儿那么聪明,肯定能读好书的。”
“宝儿要读书,将来给阿娘挣诰命。”
宝儿笑着说。
三四岁的孩子,根本就不知道诰命是什么意思。
可听到宝儿说这话,谢莹心里也是高兴的。
先前在城外镇上做的小本生意,大家对她做的饭菜很是称赞,味道好,份量足,价格实惠。
只是碍于税收和地痞流氓而不能继续开下去。
她想着如今入了京都城内,应该是好了些。
但谢莹也不敢随便就开,而是先观察了几日,问了周围街坊邻居。
隔壁的猪肉铺,前面的豆腐坊,对门的酱菜铺,谢莹买东西的时候,便多问上几句。
见大家的生意也是做的挺好,谢莹准备了几日,便开了一间馄饨摊。
每日便是赶早起来,买肉剁馅,和面擀皮。
也只是营业那天,谢莹买了一挂炮仗,在门口放了个鞭炮。
这几日她与邻里之间相处和谐,开张那日,邻里还送了些东西来。
谢莹请他们吃馄饨。
一晃半个月过去,谢莹守着馄饨摊子,每日便是迎来送往。
日子过得倒也是轻松惬意。
端午那天,大家都去了护城河放花灯许愿。
宝儿听闻其他孩童都去,自然也是闹着谢莹想去瞧瞧。
谢莹被他闹的没辙,嘴上应着,手上却忙着其他。
转身来,忙着拉了风箱让灶膛的火烧的更旺些。
宝儿扯着她的衣裳,嘴里喊着阿娘,我先去放花灯。
“阿娘,能去吗?宝儿想去。”
谢莹嘴上应着,“能去,晚点娘带你去,莫着急,。”
谢莹说着忙着擦了下手,开始给顾客下馄饨。
今日端午节,华灯初上,人是越发多了。门前支起摊子坐满了人。
瞧忙碌的她,嘴上喊了一句,娘子来碗鲜肉馄饨。
谢莹柔声应上一句,客官稍等。
这边开始烧火下馄饨,在煮馄饨的闲余,她还要忙着去包馄饨。
原先提前准备好的两盘,足足有二百个,如今也是早早的空了。
她是忙的热火朝天,压根也顾不上儿子。
宝儿瞧阿娘的确是忙,便也消了闹腾。
乖顺的拉了小凳子,认真的往灶膛里塞柴火。
只想着将火烧的旺一些,馄饨煮的快一点。
这样阿娘忙完,就能带着他去护城河放花灯,看热闹去了。
谢莹将煮好的馄饨端到客人面前。
总是会笑吟吟的说了句,您慢用。
娘子穿着粗布衣衫,头上只用一抹浅蓝头巾,瞧着利索整齐。
偏生娘子生的貌美白皙,言笑晏晏,食客瞧着也是心情甚好。
这条街上自然也就是谢莹家的馄饨摊子,生意最好。
一直忙到馄饨馅儿没了,谢莹忙着跟再来的食盒说了抱歉,今日提前打烊了。
将打烊门牌挂上,谢莹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。
先是将碗筷收拾起来,而后将桌子擦了干净。
长凳子架在桌子上头,规整好。
她转身瞧着坐在凳子上,因犯困而摇头晃脑的宝儿。
轻笑喊了句,“宝儿醒醒,娘这就带你去看热闹,我们也放些河灯,讨个喜庆。”
宝儿闻言,立刻来了精神。
“阿娘,不做生意了?”
谢莹道:“今日生意打烊,明日再做。”
“阿娘真好。”
宝儿说着开始帮谢莹将灶火给灭了,瞧他笨拙的样子,谢莹满心欢喜。
等摊子上的东西收拾好,谢莹特意回屋忙着换了身干净的衣裳,将头发稍稍整理下。
又隔了两个月,谢莹肚子越发大了。
谢家便提了东西,前来薛家做催喜,顾名思义就是催生。
前来的是谢莹的母亲张氏,她提着两篮子的鸡蛋,却带来了谢家两个儿郎。
谢莹下面有四个弟弟,但她爹娘却偏爱大弟弟和小弟。
唯独中间两个弟弟不受宠,二弟弟性格冷淡,沉默不爱说话,自然是不讨喜。
三弟弟则是出生被丢到乡下,奶奶养大的,后来读书才被接来城里。
因为不是爹娘亲养的,关系也不亲厚。
张氏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女儿,像是没有看到谢莹脸上的憔悴和疲惫似得,只是一直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说着:
“你大弟弟过两年要去城里考试,来回住宿,吃喝花销,都是需要钱的。”
“你小弟弟年岁是小了些,但也能入学堂读书了。”
“莹娘,你是姐姐,总是要给弟弟们谋划谋划。”
谢莹躺在床上,瞧着装扮的可比之前鲜亮风光了不少的母亲。
“这些年我明里暗里的可少给家里送东西了?娘总说我帮衬下弟弟,我如何没做?你真以为,大弟和三弟免费入薛家族学,是人家薛夫人做善事?”
若非是她答应跟丈夫之外的男人发生关系,给薛家借个种,薛夫人能答应帮谢莹的娘家?
做梦去吧!
张氏还在说,“薛夫人心善,这些年没少在外做善事。”
谢莹嗤之以鼻。
对于张氏说的话,谢莹便不想多管了。
见谢莹不管小弟的事情,张氏愁眉不展,供一个孩子读书这可是需要花费不少钱,更何况家里四个孩子,还都是儿子。
她和丈夫偏爱大儿子和小儿子,三儿子是婆婆养大的,自是要求必须读书。
“我让你二弟入薛家陪家,你看可行?”
谢莹冷笑,“娘,二弟是外男,焉能入我这院子里陪我,这话,你好歹是个秀才娘子,怎么说的出口。”
“我身子不舒服,娘还是带着弟弟们回家去吧。”
“我也没多少钱,这五两钱你拿着。下次来,好歹买点糕点,至少明面上好看。”
张氏小声嘟囔说,“薛家家大业大,什么也不缺的,我买了也不见得稀罕。”
“买什么浪费钱,咱家哪能比的不上薛家有钱。”
薛家是不缺,但买了至少体面好看。
这点张氏不会想不到,只是觉着,薛家瞧不上,便也不买了。
谢莹不愿跟母亲多说,随意说了是几句便打发了出去,对于谢莹怀孕生子,这事儿,她母亲根本不曾多问,连一点点的关系都没有。
每次都是寻着理由来薛家找她,在她这里要些东西。
先前谢莹多少都会给点,如今也不知为何,就是心里烦躁的很。
“娘若是来见我只是要钱,那下次就不要再来了。”
“你只瞧见了我在薛家过富足的日子,可曾看到我脸上有半点快乐?”
得到不曾有过的愉悦,失去后,就再也回不到之前从没得到过的时候。
谢莹甚至怨恨,不该将心丢在薛二身上的。
可薛二是那么纯真无害,她又是甘愿喜欢他的。
张氏瞧谢莹心情不好,自然不想离间了母女感情,日后还得来。
正是往外走的时候,瞧见了院子里在捉蜻蜓的女婿薛怀义。
张氏厚着脸带着大儿子和小儿子去了。
又上演了一出戏码。
无外乎就是小儿子闹着要吃糕点,她训斥几句,说手里没钱,正好被薛怀义看见……
薛怀义这人不坏,跟他娘薛夫人不一样,他生性纯善,乐善好施,为人出手大方,听得张氏跟小儿子的争吵。
过去问了几句,让随从王五掏了碎银给了谢莹小弟。
小环出去送的张氏离开。
回头才到谢莹跟前学的话。
谢莹闻言,气的掉泪,“上不得台面,总是这般,怪不得薛家瞧不起谢家,自是轻视我了。”
家里四个弟弟,属二弟聪明,只是笨于唇舌,偏生爹娘觉着他说话都不会,怎么可能读的好书。
小环劝着,“娘子日后不见他们就是了,别哭了,再哭坏了身子。”
谢莹屋内应着,哭又能如何?母亲不疼她即便是她哭死了,也不会多疼她半点,反而会觉着,她死之前,怎么不想着给娘家从薛家多捞点东西。
生孩子之前,谢莹特意去找了薛夫人,说想去寺庙内给腹中孩子祈福,并不是寻求她的意思,而是跟她说一声。
薛夫人虽是不赞成,却也没逼迫她听话在家不出门。
喊了薛怀义陪着同去的。
等出了薛家门,谢莹知道薛怀义贪玩,便哄他自己去玩,她去寺庙上了香就回来。
打发了身边的人都去跟着薛怀义,她只带了小环。
“可都准备好了?”
“准备好了。”小环小声说道,“奴婢也没找到什么, 只是在后院他住的地方找到了一件他先前穿过的衣服。”
“那便足够了。”
薛二死了,他无父无母,也没个知心好友,谢莹想为他立个衣冠冢。
这才让小环从薛二先前居住的地方,找个他生前用过的东西。
也是幸好薛二不受重视,自打他出事后那屋子就没人去过,小环还真找了件薛二生前穿过的衣裳。
谢莹觉着,薛二可怜极了。
从小没人疼爱,偏在她身上得到了一点温暖,也被她给全部打碎了。
入了寺庙后山,谢莹找了个地方。
她亲自挖的坑,将那衣裳埋入里面,又将一块木牌插入土中。
谢莹吃力的起身。
望着她给薛二做的衣冠冢。
“早知你会这般,我便对你好些了。”
“你放心,这仇,我早晚得给你报了。”
“薛怀堰,你记住了,这孩子是你的,你是他爹,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你的。”
小环看到谢莹双眼红的厉害,身形摇摇欲坠,立刻上前撑住。
“娘子,节哀,您这都快要生了,可不敢气着了自己。”
谢莹擦了下眼泪,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,在寺庙内给薛二点了一盏祈福灯。
添了香火钱。
她这才下了山。
年后没多久,谢莹就生了。
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,喜得麟儿,呱呱坠地。
甚至,江氏都没见过那个害死了她和腹中孩子的贵人,长什么样子。
江氏就那么走了。
仅仅是因为贵人的一句话,即便是江氏作为陆家少夫人,这丧事也不能大办,只能潦草下葬。
甚至,都未等到东郡娘家来的人,见江氏最后一面。
江氏发丧之后,谢莹情绪中有些走不出来。
她心里想着,不如带着宝儿离开陆家,去外面讨生活。
与她一同做活儿的李娘子,瞧出来了谢莹的心思。
自打谢莹来了后,李娘子做的差事轻松多了。
谢莹脾气好,任劳任怨,做事也勤快。
关键是,她的绣活做的极好。
与谢莹一同做事,李娘子甚是轻松。
自然是劝着她,不要她有离开的想法。
李娘子望着谢莹,轻声说道:
“大户人家里,这些弯弯绕绕多的是。你啊,好生做你的差事,其他的不要多想,咱们都是来陆家做事挣钱的,你莫要想太多了。”
“我知道,少夫人对你和宝儿好,你心里记着她的恩情。可这陆家,你要清楚,谁是家主?”
“我可听说,咱们这郎君,日后可是要做驸马爷的。”
谢莹的手因为走神,被绣花针扎了下。
“那贵人是公主?”
李娘子惊讶了下说道:“你才知晓啊。我瞧你也是不经常出门。现在满大街都在传,四公主可是先皇最疼爱的宠妃所生……。”
而如今的皇上,生母去世早,从小养在宠妃的名下。
他对那嚣张跋扈的妹妹,更是宠爱的不行,早早的便给妹妹封地。
而那封地便是东郡,整个东郡都是四公主的食邑,可见圣上是如何的宠爱四公主。
谢莹本是不关心皇家宫闱内事儿。
因着江氏的死跟那四公主有关,谢莹也会稍稍打听一二。
再遇到陆行舟,是在一个茶馆的外面。
谢莹带着宝儿外出买针线,她挑选针线的时候。
忽然间宝儿瞧见路对面有卖糖葫芦的,朝着那处便去。
也是不巧的很,正好这时,有辆马车路过。
差点将宝儿践踏在马蹄地下,千钧一发之际,一道白色身影将宝儿救下。
谢莹的心脏仿佛那么一下停止了。
拽起宝儿直接先给了他一巴掌。
宝儿被打的哭着喊娘。
谢莹打完孩子去看那白衣郎君,见是陆行舟。
她道了句多谢,按着宝儿鞠躬,便拽着孩子要走,眼神冷淡的看也不看陆行舟。
陆行舟知道,谢莹与他夫人江氏的关系,甚好。
他夫人将是能在京都得一个喜欢交往的女子,陆行舟自然是应允的。
如果,没有怀孕那件事,她应该能平安无事的离开京都。
可惜,命运从来不给弱者选择的机会。
陆行舟望着谢莹,却是问道:“莹娘子,惜娘之死,你可是在怪我?”
谢莹听他说起江氏,当下来了几分愤怒。
“娘子之死,如何不怪郎君?您可知道,娘子日夜盼着郎君早点回来,她想告诉郎君,她有了身孕,她想告诉郎君,她并非不能生,只是,生的晚了些……。”
可偏生就是眼前这个男人,因为她三年无所出而想着休妻。
“陆郎君,您失去了一个最爱您的女子,您对不起她。”
“我与娘子相处的时间不多,可我知道,她心里深爱着您,您如何舍得,逼死一个深爱着您的女子。”
陆行舟步履踉跄,呢喃说着,是我对不起她。
但她这次真的做错了。
陆行舟并没跟谢莹去解释其中的缘由,他步子不稳,却离开的快速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