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莹轻笑说道,“咱们新找了住处,娘过几日要送宝儿去读书。娘的宝儿那么聪明,肯定能读好书的。”
“宝儿要读书,将来给阿娘挣诰命。”
宝儿笑着说。
三四岁的孩子,根本就不知道诰命是什么意思。
可听到宝儿说这话,谢莹心里也是高兴的。
先前在城外镇上做的小本生意,大家对她做的饭菜很是称赞,味道好,份量足,价格实惠。
只是碍于税收和地痞流氓而不能继续开下去。
她想着如今入了京都城内,应该是好了些。
但谢莹也不敢随便就开,而是先观察了几日,问了周围街坊邻居。
隔壁的猪肉铺,前面的豆腐坊,对门的酱菜铺,谢莹买东西的时候,便多问上几句。
见大家的生意也是做的挺好,谢莹准备了几日,便开了一间馄饨摊。
每日便是赶早起来,买肉剁馅,和面擀皮。
也只是营业那天,谢莹买了一挂炮仗,在门口放了个鞭炮。
这几日她与邻里之间相处和谐,开张那日,邻里还送了些东西来。
谢莹请他们吃馄饨。
一晃半个月过去,谢莹守着馄饨摊子,每日便是迎来送往。
日子过得倒也是轻松惬意。
端午那天,大家都去了护城河放花灯许愿。
宝儿听闻其他孩童都去,自然也是闹着谢莹想去瞧瞧。
谢莹被他闹的没辙,嘴上应着,手上却忙着其他。
转身来,忙着拉了风箱让灶膛的火烧的更旺些。
宝儿扯着她的衣裳,嘴里喊着阿娘,我先去放花灯。
“阿娘,能去吗?宝儿想去。”
谢莹嘴上应着,“能去,晚点娘带你去,莫着急,。”
谢莹说着忙着擦了下手,开始给顾客下馄饨。
今日端午节,华灯初上,人是越发多了。门前支起摊子坐满了人。
瞧忙碌的她,嘴上喊了一句,娘子来碗鲜肉馄饨。
谢莹柔声应上一句,客官稍等。
这边开始烧火下馄饨,在煮馄饨的闲余,她还要忙着去包馄饨。
原先提前准备好的两盘,足足有二百个,如今也是早早的空了。
她是忙的热火朝天,压根也顾不上儿子。
宝儿瞧阿娘的确是忙,便也消了闹腾。
乖顺的拉了小凳子,认真的往灶膛里塞柴火。
只想着将火烧的旺一些,馄饨煮的快一点。
这样阿娘忙完,就能带着他去护城河放花灯,看热闹去了。
谢莹将煮好的馄饨端到客人面前。
总是会笑吟吟的说了句,您慢用。
娘子穿着粗布衣衫,头上只用一抹浅蓝头巾,瞧着利索整齐。
偏生娘子生的貌美白皙,言笑晏晏,食客瞧着也是心情甚好。
这条街上自然也就是谢莹家的馄饨摊子,生意最好。
一直忙到馄饨馅儿没了,谢莹忙着跟再来的食盒说了抱歉,今日提前打烊了。
将打烊门牌挂上,谢莹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。
先是将碗筷收拾起来,而后将桌子擦了干净。
长凳子架在桌子上头,规整好。
她转身瞧着坐在凳子上,因犯困而摇头晃脑的宝儿。
轻笑喊了句,“宝儿醒醒,娘这就带你去看热闹,我们也放些河灯,讨个喜庆。”
宝儿闻言,立刻来了精神。
“阿娘,不做生意了?”
谢莹道:“今日生意打烊,明日再做。”
“阿娘真好。”
宝儿说着开始帮谢莹将灶火给灭了,瞧他笨拙的样子,谢莹满心欢喜。
等摊子上的东西收拾好,谢莹特意回屋忙着换了身干净的衣裳,将头发稍稍整理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