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他想教导陈砚,实在力不从心。
也因此,纵使他心心念念想得到周举人的指点,也不愿再教导陈砚。
周举人只得应允。
如此一来,陈砚又待在了家中。
不过他并不急,反倒是结合释义背起了《中庸》,待到休沐日再找周荣解惑,比当初跟着刘先生学得更快更深。
而周荣更是惊诧于他的进步,虽又给周既白请了位先生,却不让陈砚跟那位先生学。
倒是大房见他在家里,对着陈得寿和柳氏说了不少风凉话。
陈砚便和他爹娘交了底:“高氏族学便是再扩招,也挖不走整个平兴县所有的学生,更挖不走所有先生,待一切尘埃落地,我再找学院安心读书也不迟。”
一切纷扰终有落定之时。
秋去冬来,陈砚已跟着周荣学完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,而他的《论语》漫画也画完,便又领着卢氏去了县城。
此次他直接去了墨竹轩。
墨竹轩中有几个书生模样的人看书,从穿着便可知家境贫寒,显然是舍不得轻易买书,来此处也不过蹭书看。
好在伙计并不赶人,还端了凳子让他们坐。
用孟永长的话说:“不过是让他们在书肆翻翻书,再些茶水,却于他们有一份天大的恩情,往后谁若能高中,说的回报可不是几本书能比。”
陈砚深知贫寒子弟求学之难,即便他有一手画工,也不过堪堪能支撑学业。
也因此,对孟永长很是欣赏,有了新作,头一个来找的就是墨竹轩。
掌柜瞧见他来,立时热情地将他请到内室,又去请孟永长。
孟永长所在的清风学院因着先生被高氏族学挖走,导致先生不够,学院干脆给学生放了假,想去高氏族学的就赶紧去,剩下不多的学生便可由剩下不多的先生教导。
“你可算来了!”
孟永长兴冲冲进来,目光灼灼:“你画的《三国演义》还是女妖?”
“此次是《论语》。”
孟永长哀嚎一声:“为何是《论语》?”
陈砚这几个月时常会拿些画来卖,无论是《三国演义》还是女妖,他都喜欢,客人也都喜欢。
他甚至想让陈砚将整部《三国演义》都画下来,再装订成册,卖去其他地方,必定能大赚一笔。
可陈砚竟画《论语》。
如他这等被《论语》日日折磨的学子,想的是看看新鲜话本欢喜一番,谁会将银钱拿来买画的《论语》?
有钱肯定买话本。
陈砚只叫孟永长先看看,孟永长虽颇不情愿,还是翻了开来。
这一看,竟就入了迷。
此次陈砚并非与以往那般一页纸画一幅画,而是画的格子漫画。
他为每句圣人言都设计了一个小故事,人物形象生动,对话也都是日常用语,只在最后将圣人言道出。
待看完故事,再看最后的圣人言,便很容易理解。
孟永长不知不觉就将纸张翻完,意犹未尽:“怎的只有这么些?”
陈砚道:“这《学而》篇就有十六个小故事,我先送与你瞧瞧,若你愿意收,我再画剩下的。”
孟永长这才发觉他不知不觉竟看完了《论语·学而篇》,且觉得极有趣。
“你画的极好,可卖给谁?”
“新学《论语》的幼童。”
陈砚前世就看过许多寓教于乐的漫画书,名为绘本,那些家长买起来简直眼都不眨一下。
既送孩子读书,必会望子成龙,这等书又怎么会不愿意买?
孟永长立时抓住了商机,当即就将这些画收了,还催促陈砚尽快将剩余的都画出来,他好一同印刷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