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云襄司马言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云襄司马言的小说穿越三国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南宫新一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邹靖道出前来找云襄的原因,和中原发生的事情,董卓叛乱之事在邹靖口中说出,令众人深感惊讶,邹靖并不知道众人为何吃惊万分,刘备便将此事为他细说了一番后,他才明白云襄一早便已有此预料,立刻称赞云襄之能,众人也甚感云襄有过人之智,跟着称赞云襄道:“公子,真乃高人也。”“好啦!你们就别再夸我了,邹先生此次前来,我想不光是为了送一封信吧!。”云襄向来不爱别人给自己戴高帽,于是便转移话题,向邹靖问道。邹靖顿时犹豫不决,不知该如何说出口,自己此次是来投奔云襄的,见他迟迟不吭声,张飞立刻便催道:“你这厮,有话便讲,别那么婆娘。”见张飞出言不讳,刘备连忙指责道:“三弟,怎可如此无礼,先生有话便说,我相信公子能做到的,一定会帮你的。”邹靖听完刘备的话,他...
《云襄司马言的小说穿越三国阅读》精彩片段
邹靖道出前来找云襄的原因,和中原发生的事情,董卓叛乱之事在邹靖口中说出,令众人深感惊讶,邹靖并不知道众人为何吃惊万分,刘备便将此事为他细说了一番后,他才明白云襄一早便已有此预料,立刻称赞云襄之能,众人也甚感云襄有过人之智,跟着称赞云襄道:“公子,真乃高人也。”
“好啦!你们就别再夸我了,邹先生此次前来,我想不光是为了送一封信吧!。”云襄向来不爱别人给自己戴高帽,于是便转移话题,向邹靖问道。邹靖顿时犹豫不决,不知该如何说出口,自己此次是来投奔云襄的,见他迟迟不吭声,张飞立刻便催道:“你这厮,有话便讲,别那么婆娘。”见张飞出言不讳,刘备连忙指责道:“三弟,怎可如此无礼,先生有话便说,我相信公子能做到的,一定会帮你的。”邹靖听完刘备的话,他这才道出了真正的来意。云襄听后扇扇大笑道:“邹先生有意来投奔我,云襄又怎么会不接受你呢?”邹靖听到云襄的话,立刻高兴的跪地谢道:“多谢主公!”云襄连忙扶起他,对众人笑道:“此次拿下建宁,对我们来说真是收获不小啊!”众人也纷纷赞同云襄所言。此次,云襄等人攻打建宁,不但只用了短短数日,还得到三名义士和二十万军马,他们在熟知这里一切的高定和鄂焕的引领下,来到太守府上纷纷坐于席上,与坐于上席的云襄议事。
“这次北上中原与众诸侯共伐董卓,大家有何意见不妨说来听听。”大殿上云襄坐于中央的主席位上,挥扇对众人说道。云襄的话一出,众人在下面顿时讨论开来,络绎不绝地说出自己的想法,却无一人的想法甚得云襄之意;坐于离云襄不足一米的刘备,见众人所说皆不得云襄之意,便开口说道:“公子,恕我等愚钝不知该如何?还是请公子明示。”众人实在是别无他法,只好跟着应道,要云襄说出他自己的办法。
就在这时,司马言离席走向中央,令云襄等人吃惊万分,谁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,云福首先问道:“文仕,你这是要干什么?”众人也跟着质问道,面对众人的质问,和否认的眼神。司马言没有回答他们所问的,反而问道:“大家可还记得当初攻占建宁的目的。”没想到他也有正经的时候,司马言问起要攻占建宁时,云襄告诉刘焉占领建宁的目的是何原因。刘备记得十分清楚,当初他还劝云襄别来攻占建宁的事还记忆犹新,他立刻便说道:“公子当初跟刘焉说要攻占建宁的目的,就是为了让二十万大军有个归宿,而我们也好有一座可依靠的城池,为日后做好充分的准备。”经刘备一提醒,众人也纷纷想起此事。“可这事跟北上中原之事,又有什么关系呢?”刘备想了一会,又接着说道。一向喜欢跟司马言争吵的云福,见司马言又‘露短’,立刻便讽刺道:“就是,文仕这攻占建宁和北上中原本就是两码事,跟本就扯不上关系。”云福故意拆司马言的台,让他难堪。云襄听到这里,不免为司马言担心,担心他再一次逞能不成,反而被众人所笑。
司马言见众人皆生怀疑的目光,立刻变了脸,怒道:“别太小瞧人,我虽没公子那般聪明,但好歹我也读过几篇关于三国的典籍···”见司马言竟然口不遮拦的说出三国的事,云襄连忙解释道:“大家别误会,文仕说的三国是我们家乡的一书院,别误会,文仕的话还是我来说要好吧。”总是为人着想的他,还不忘看看司马言的神态如何,以顾全他的感受;司马言也并非无理取闹之人,只是气愤众人对他的否定罢了,经云襄这一言气也消了,便朝云襄点了点头,见司马言已经不再为此事生气,云襄便又接着说道:“其实,文仕说得不错,当初我跟大家说过平了董卓之后,天下诸侯必会各自称王称帝,而若此刻我等将全城士兵尽数带往中原,到诸侯纷乱时,西蜀刘璋定会乘机攻占建宁的,那到时,即使我有五十万军马,也无济于事啊!”听后众人顿时醒悟,刘璋的却是个威胁,可北上中原伐董卓又是势在必行的,身为皇室宗亲的刘备急忙说道:“但是,公子国贼董卓不除,我等当初为国为民之志,又如何承诺兑现呢?”说着离席跪地请求云襄北上中原,关羽张飞见状连忙离席,跟着跪地请求。云襄连忙上前扶起三人,苦笑道:“你们这是作何?我又没说不去,待我说完你们再下定论也不迟。”三人听了甚感惭愧,皆不再鲁莽行事,云襄便又说道:“此次北上中原,我们无须太过张扬,所以我此行并不想带走城中的一兵一卒,只要文仕、玄德、云长、翼德、猛元、勇德六人同行便可,而建宁和其它两郡就由尔等留守,若有突发事件,你们大可自行商议。”
云襄的话立刻便引起高定等人的争议,这出征怎么可以不带兵呢?邹靖连忙问道:“公子这番决定,是否有些草率,参加义军大营怎可不带士兵呢?这会不会让诸侯觉得我军无能呢?”
司马言虽不知邹靖所言之理,但还是觉得不带军马,这样会有损自己的面子,便要开口说话;只见云襄抢先说道:“文仕,你不必多说了,我也知道不带士兵,显得有些不雅,更有可能令诸侯看不起我等,可我更在乎的是我相信你们,我相信你们皆是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’的能人。”听完云襄的话,令司马言众人自信满满。
六人众人皆拱手说道:“末将谨遵公子之命,北上中原共伐董贼。”
司马言六人的话音刚落,紧接着留守城池的高定等人,也跟着拱手道:“末将谨遵公子之命留守建宁,誓死保卫建宁安全。”
云襄听了甚感欣慰,便扇扇笑道:“好!今晚就暂住一宿,明日一早便出发北上中原,与众诸侯共伐董卓。”
翌日,为了早一点到达义军大营,天还没亮云襄就与司马言等人六人离开建宁,他不希望此次出行过于张扬,以免让蛮兵首领孟获乘虚而入;临走时,云襄留给高定三个锦囊好助他们守城,而云襄等人则马不停蹄赶往义军大营,直到接近汜水关时方才缓下脚步来。
云襄众人拉马缓布前行于通往汜水关的路上,一路上,云福和云振便不停地抱怨着,只为了一面旗该谁拿,就争得差点大大出手,每次都是云襄的劝阻,才令二人不再争吵,轮流扛旗而行。眼看就要到汜水关,云福瞅了瞅在前面不时回头冲他耀武扬威的司马言,再扭头看了看肩上的旗,又抱怨道:“怎么还没到啊!干嘛要抬这破旗啊!云襄一听便知道他还再为司马言见建议扛旗之事,多有抱怨之意。稍作思考后,转身对云福扇扇笑道:“说的也是扛旗多累,那猛元你就把旗丢了吧。”云襄的话令云福顿时精神焕发,却令司马言等人感到疑惑。
“就是,就是。”只见云福和云振异口同声道,云福便随手要将旗给丢掉,司马言和刘备连忙要上前阻止,云襄扇扇说道:“不过···你们俩若是将我们的旗给丢掉,等要进义军大营时,人家可能都不给我们进营,若连旗也没有,我们可能会被他人所笑话,所以你们俩还是想好再丢吧,”云襄的一番话,将司马言和刘备本想劝说的话,给咽了回去。而把云福和云振给吓傻了,“一面旗有那么重要吗?”二人心中顿生疑惑,二人窃窃私语商量了一会儿,二人考虑到面子问题,于是两人便又答应扛旗之事。
见扛旗之事已圆满解决,刘备便不再多问此事而是说道:“公子前方便离汜水关不远了,这一路来公子对战事只字未提这是为何?”云襄早已想好一切,心中也甚知伐军诸侯的情况,却装不知情反向刘备问道:“玄德,依你个人所见,你认为此次义军之中,当属谁最有实力?”刘备不敢断言,他稍作思考一番,回想昨夜邹靖对他所讲之言;就在他思考之际,张飞突然开口道:“公子,那还用说,当然是我们了,你说俺说的对不对啊二哥。”关羽听了并未多言,只是摸了摸自己的长须然后淡然一笑,张飞误以为自己又说错话了,才会令关羽开笑,立刻又说道:“二哥,你笑俺作何?”
听了张飞对关羽的这番话后,刘备不知是喜还是怒,苦笑道:“翼德啊!翼德!我真不知是要夸你还是骂你,总之你刚才的话,说给我们听就罢了,万万不可在诸侯面前提起。”刘备的话却令张飞有些不满,刚想向云襄请教时却被云襄阻止道:“翼德,这次我也不知该说你是过于自大,还是过于自信。总而言之,你就听你大哥玄德一言就是了。”张飞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,可鲁莽的性格令他无法自拔,又不可以发泄在云襄或是其它人身上,只好自己憋着气,他纵身一跃,跳上马背独自一人朝前方跑去。
“三弟翼德”众人急忙叫喊,皆无法令他停下,关羽见状连忙要上马追赶,却被刘备给拦下道:“二弟,就让三弟去跑跑,气消了他就会停下来的。”听了刘备的话关羽才放弃追赶,众人便朝张飞所跑方向继续前行。
过了许久,云襄等人终于赶上张飞,可令众人奇怪的是他的马在,却不见其人的身影。见张飞并不在这里,可他的马却又独留于此,一时间令刘备及大家甚感焦虑。关羽更是上前叫喊道:“三弟,三弟···”连续数声依旧不见回应,更是把大家也急坏了,刘备着急的要想云襄问怎么办道:“公子!”可他的话刚说完称呼时,便被云襄打断道:“玄德莫急,我想···”不曾想云襄才刚安慰刘备后,便断了语,双眼目光注视前方不远处,耳朵不时微微颤动,好像在看或是在听些什么。
只见前方不远处突然飞出一群鸟,群鸟像是受过惊吓,翅膀拍打的毫无规则,有的更是慌得相互碰撞。云襄微微皱眉,突然像是想到什么,惊呼道:“不好!”说完立刻拍马朝前跑去,不知什么事令平日一向冷静的云襄如此着急慌乱,司马言连忙问道:“公子怎么了?你要去哪啊!”云襄并未稍作停顿,继续朝前猛冲而去,众人见状也不一切的往前追赶云襄。到底是何事立云襄如此着急,张飞的马独留于树,却不见张飞的踪影,他到底去那里?
云福和云振二人并力拒战,虽然是二对一,可鄂焕却是不惧怕,大吼道:“来吧,我鄂焕绝不会怕你们的。”说着挥戟与二人相战,云振挥刀劈砍着鄂焕,刀刀宛如千斤重似的,尽管鄂焕招招都接的下来,却也被云振挥刀的力道震得双手皆麻;而云福所使的麒麟牙,快如风势如狼,若不是有云襄的命令不得伤鄂焕性命,可能他们三招便能结果了鄂焕。鄂焕虽然占下风却也不肯认输,他拼命抵抗令二人数回合下来,依旧无法将他生擒。司马言见他二人迟迟未能成功,便有些不耐烦的嘲笑道:“喂!我说你们俩个怎么连只‘小鳄鱼’都打不过啊,我和公子还等着吃鳄鱼肉呢?”两人听后十分生气,自己在这里拼死拼活的,司马言却在那里冷嘲热讽,实在叫人可气;云福大骂:“你这个烂毛毛虫,再吵我把你油炸了。”司马言听了话还没来得急反驳,只听鄂焕也骂道:“你这鼠辈,不敢出战还在那里指指点点,待我斩了你。”说完拍马冲向司马言,云福和云振二人立刻反应过来追了上去,鄂焕的马累了一夜,当然不及云福他们的,一下子云振便一马当先拦下了鄂焕;他挥刀朝鄂焕猛劈而去,鄂焕以戟挡之却被紧紧得按住,早已精疲力尽的鄂焕只得依靠胳膊来支撑着戟,眼看就要不行了。
就在云振即将拿下鄂焕时,司马言却又讥讽他说道:“鄂焕我看你不该是鳄鱼,应该是只病猫。”说完哈哈哈的直对云襄笑,云襄目光依旧注视着云振和鄂焕,完全没听进司马言的话。可这话却将鄂焕激起,他大怒发出一声如沉睡的猛狮苏醒的大吼,猛得挥戟挡开云振,把云振震落下马;云福见状连忙援助,麒麟牙直取鄂焕腰间,鄂焕靠于马脊双脚由下至上将云福的兵器踢落,云福赤手向他打去,想不到鄂焕不但没有用戟去挡,不顾云福的拳头打在自己肩上,冲向司马言。司马言见鄂焕明显冲自己而来,便要拍马与之一战,却被云襄拦下道:“文仕,你不必去与他一战,鄂焕到我们面前必会自己束手就擒。”司马言十分不解,鄂焕怎么会自己束手就擒呢?刚想问云襄时就听前方‘扑’的一声,鄂焕竟然自己摔落下马,云振和云福赶来将其擒住;司马言见鄂焕果真如云襄所说的,自己摔落下马,更是感到奇怪便问道:“公子,这又不是三国中的典故,你是怎么知道他会···”司马言话还没说完云襄便已猜到,他要问什么扇扇笑道:“他为什么会摔倒是吧。”司马言见云襄说出了自己想问的,便向云襄点点头,云襄见他点头便又说道:“哈哈哈,文仕你赶一夜路,再和云福他俩打这么久,你不晕才怪!”司马言顿时恍然大悟,原来鄂焕是因体力不支而导致晕厥的。
这时,关羽率领军队赶来与云襄会合,云襄见醒来的鄂焕一脸不服的样子,扇扇笑道:“鄂焕你是不是不服气!”鄂焕立刻抬头怒视,大声骂道:“云襄小人,你趁我体力不支擒我,我不服有种的放了我,我要和你大战三百回合。”云襄就连想都没想,笑着扇扇道:“好!我就放你回去。”听言众人大惊,司马言连忙问道:“公子,这···”司马言话还问完便被云襄打断道:“文仕,不必太担心,猛元放了他。”说着便令云福将他松绑,鄂焕深感疑惑,问道:“你···这是作何?”云襄扇扇淡然一笑道:“云襄只想让你心服口服,你回去告诉雍闿,让他早日投降也好免去兵戎相见。”鄂焕甚感云襄之义,拜谢而去,见鄂焕就这样被云襄放去,司马言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公子,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,好不容易捉的就叫你这样放去了,你这不是叫什么放猴归山吗?”司马言本就是才疏学浅之人,还跟别人学说成语?这一言令众人开怀大笑,他自己却还不知为什么?没想到他竟将放虎归山,说成放猴归山了,真叫人好笑;见众人皆在欢笑,司马言却不知情的问道:“你们这是在笑什么啊!”张飞虽有些笨拙,却也对成语略知一二,他一边笑一边拍司马言的肩膀道:“文仕···哈哈哈···你这个笑话真叫人拍手叫绝啊!”说后又是一阵大笑,云襄深怕司马言一时醒悟而生气,便说道:“好了,大家还是整顿士兵,跟这鄂焕的军队好去见见雍闿。”说完便下令大军紧随鄂焕军队之后,云襄众人皆骑马而行,众人坐于马上却也不忘司马言所说的话,各个还不时暗暗偷笑。
且说雍闿见鄂焕平安归来,本以为他会向自己汇报云襄他们的情况,和自己是如何击退他们的喜讯;可没想鄂焕告诉他的却是自己如何被擒的,雍闿听后拍桌大怒道:“可恶!”就在这时,一个士兵慌张进帐告诉雍闿云襄等人正在营外不足三里地叫阵。听到这个消息的雍闿更加愤怒,便迁怒于鄂焕,认为是他将云襄他们带来此地的,欲斩鄂焕。“主公,万万不可啊!”高定连忙劝谏道。“哼!”只听一旁的朱褒轻蔑地笑道:“像他这种败军之将就该斩了才是。”听后只见雍闿陷入一阵沉思,高定知道他还在考虑,便连忙跪地道:“主公万万不可啊!现在大敌当前,鄂焕乃是我军大将不可斩啊!”雍闿听后甚感高定所说的有道理,便对鄂焕怒道:“好!就看在高定的份上,准你戴罪立功。”鄂焕连忙拜谢,心中充满对高定的感激与对朱褒的愤恨之情。
雍闿亲自率军出营与云襄相战,他一见云襄等人并不像刘璋,所说的挥军二十万,一时便得意忘形;轻敌的他怎知中了云襄的声东击西之计呢?见云襄一副书生打扮,担当大将军的朱褒拍马出阵,继续打量着云襄,横看竖看云襄上下并无其它异于常人的地方,便笑道:“你就是他们的主公云襄?”云襄拍马上前,有礼的回话道:“在下便是。”听后朱褒二话不说就朝云襄冲去,挺枪*近。云襄临敌依旧一脸沉着的样子,对后面的邓茂说道:“茂你去将他击退,不用杀他。留着他还有用。”身后的邓茂听令点点头应道:“明白,公子。”说完便拍马冲了上去,与朱褒执枪相战。只见邓茂挥枪击打着朱褒,朱褒则以枪挡之,二人僵持了许久;突然朱褒想起邓茂乃黄巾旧部,便嘲笑道:“想不到云襄竟然会要你这种贼将啊!”邓茂听后勃然大怒骂道:“朱褒匹夫,我不容你侮辱我家公子。”说完猛得朝他刺去,朱褒见不是邓茂的对手,便朝云襄直奔而去,邓茂见他欲逃收枪负于后背追赶上去,还一边喊道:“朱褒莫逃!吃我一枪。”说着便朝他刺去,想不到他的马速度之快,立刻就将邓茂远远甩开,直奔云襄。只见朱褒连刺向云襄,却招招落空令朱褒又气又愤;就在他全神灌注的攻击云襄时,毫无察觉身后的邓茂已经赶到,邓茂趁他不备从后攻击,将他击昏落马。
雍闿见大将朱褒被擒,立刻令高定出阵营救,高定拍马朝云襄奔去,云襄见高定全身上下透露出一股正气,欲招降他便对众人问道:“谁愿为我拿下高定。”云襄这言一出,众人争先恐后令云襄迟迟不能决定,雍闿见云襄等人久久不肯出战,便讽笑道:“云襄小儿,你若不敢战就快放了朱褒退军去。”众人听了更是争着要去,云襄扇扇无奈道:“既然你们决定不下来,那就我去吧。”说着拍马出阵,“公子。”众人连忙惊呼道,想阻止却已来不及了。见云襄亲自出阵,高定心中不时为自己捏一把汗,毕竟在他眼前这位可是大破张角的人物,他手捏刀紧紧地看着云襄不敢出手,深怕一个不小心就被云襄结果了性命。雍闿见高定不肯出手,大吼道:“高定,你在做什么?怎么还不出手。”高定听言只好拍马冲向云襄,这时的他已经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,他挥刀冲向云襄;只见云襄挥扇一击便将他的刀打落,鄂焕见状,不等雍闿下令便拍马朝云襄冲去,一边喊道:“云公子,误伤高定将军性命。”云襄本就不想伤他,见鄂焕如此关心高定性命,眼前一亮突然想到收服他俩的办法,对高定小声说道:“高将军也是有志之士,我放你回去希望你好好想想,跟着雍闿你会有什么好结果,还是早点择明君吧。”说完便掉头对司马言说道:“文仕,我们撤退。”大军得令后,前军改后军,后军改为前军,朝交界处而去。鄂焕和高定依旧思考着云襄的那一番话,雍闿见云襄撤退,便要军队暂时回营,明日再去营救朱褒。
云襄等人退了没几里地,便停了下来。司马言对云襄刚才放了高定的事有所不解,便问道:“公子,你为何要放了高定,将他也擒来不是更好破雍闿。”云襄摇摇头,苦笑道:“文仕,这一点你就不懂了吧,我们若连高定也擒,那雍闿必会请援军的,那玄德不就有危险了吗?”司马言这才醒悟过来,“那现在雍闿会不会请援军呢?”关羽为刘备担心便问道,云襄又摇头道:“别担心,他那么自大是不会轻易有求于人的,更何况,明日再交战时,必会有人送上雍闿的人头的。”云襄的话总是令人猜不透,这不又给众人打了个哑谜。
且说云襄等人为了完成一统天下的使命,前往涿县寻找刘,关,张三人,来壮大自己的势力。一路上云襄一言不发只顾扇扇子,而云福和云振也只顾四处张望新奇而又陌生的环境,三人全然不理会司马言。
走了才没一柱香的时间,司马言便因无人理会而无聊起来。为了解一解自己的无聊,便对云襄问道:“阿杰···不···是云襄;也不对···是公子···公子。公子我此去涿县定能找到刘关张三人吗?”云襄回头看他,深知他是一个多言少寡的人,一分钟不说话便会把他憋死,于是云襄便要开口道,谁知他才刚要说出口时,一旁的云福却先说道:“当然的,我哥可是个三国迷,三国的所有事件他都全然知晓,你就别再发牢骚了。”
司马言见云福盛气凌人的样子,定是耍给自己看的,便将要问云襄的事暂搁一旁,对云福反驳道:“吹、吹、吹,你们兄弟就会吹,这书和游戏怎么能跟真正的历史相比呢?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写的也不一定对,你看他有写我们来到这吗?”司马言所说的并无道理,真实的往往跟书上的有所不同,听完司马言的话令云襄有所感悟;可对云福而言他依旧深信阿杰说的不会错,便要与司马言争辩。
见云福正要与司马言闹得不可开交时,云襄连忙挥扇挡在二人面前,阻止道:“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,你们就别再吵了,我们抓紧步伐赶到涿县一看究竟,到时不就知道谁对谁错啦!”见云襄如此道,云福立刻脸色变得温顺,点点头笑道:“是,哥。”这才平息了他与司马言的争吵;司马言见云福如此听云襄的话,刚想去讽刺他,话刚到嘴边只见云襄朝他摇摇头,他才闭上了嘴。
终于经过一刻钟时间的赶路,四人来到涿县的县门口。见四周无人连路边摊摊上也无人看守,云振心生好奇道:“你们说这古代人怎么这样做生意啊,连自家摊子也不管,也不怕被别人给偷。”云襄看了看四周,见四周并无打斗的痕迹,可人都不在人,突然他眼前一亮,他想起刘关张三人结义时,县里的人都去张飞庄上议事,心中大喜自己所料的并没有错,便开口道:“我知道这里的人都去哪里了。”听到云襄说自己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,司马言半信半疑的问:“真的?”云襄扇扇笑了笑,说道:“你们看街上并没有打斗的痕迹,这一点便可以告诉我们,这里的人并不是因战乱而逃去避难,而是县里有什么大事,大家都去看热闹了,这才放心的不留人在此看守啊,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涿县的人现在都在张飞的庄上议事。”对云襄的话司马言依然半信半疑,于是便开口道:“猜测?你怎么说都行啊,我也可以说他们都去庙里烧香去了。”只见云襄朝他摇了摇头淡淡一笑,却不说话。
过了一会儿,司马言以为云襄便会告诉他,可云襄却依旧只是扇扇子却不说话,司马言想来想去就是不明白,云襄为何又是摇头又是笑的,到底是什么意思。一直想不通的他气得直抓后脑勺,气愤道:“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,又是摇头又是笑的。”云襄刚想解释的时候,突然身后闪过一个黑影,众人连忙回头去:此人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颈冲须,最大的特点便是那一身通黑的皮肤。四人看他长的怪异,出于好奇看了他半天,久久没有反应。
见四人同视与他,半天无响,那人将说中的矛用力的敲了一下地面,怒道:“俺是燕人,生来如此有何好看的,你们再不让开挡我回庄同兄长与乡民议事的话,我就不客气了。”司马言见他如此自大,好胜之心油然而生,不等云襄问个明白,就开口道:瞧你那熊样,挡你路有怎么样了。”熊样是在现代贬低他人的意思,在古代哪有人知道呢?那人满是不解道:“熊样?···你竟然敢说我长的像熊。”不懂熊样真意的他,误认为司马言是说他长的像熊,勃然大怒;这时的云襄正在思考此人谁?突然听到司马言如此激怒他,便连忙要向他道歉,那知此人不容云襄解释,就将手中的长矛射向众人,云襄等人大惊,连忙撒开,矛插在了门墙上,门墙上立刻多了几条裂缝。
云襄扇了扇子,心中想到:“燕人···矛···难道他···”就在这时,那人把下矛,云福突然发现那人的长矛的矛头宛如蛇头便说道:“你们看,那人的矛头怎么那么像蛇头啊。”这一言令云襄注意到了那人的兵器,他仔细的又看了看哪人长矛:“那长矛难道就是书上所写的丈八蛇矛?那···那人应该就是张飞,张翼德。”于是云襄连忙说道:“这是误会,误会!”没想到那人全然不理,舞动长矛道:“误会,先吃我一枪再说。”说着他给云襄等人来了个横扫千军,三人被突如其来的攻击给吓到了,就连本能的闪躲也给忘记了,云襄连忙用扇子挡住了他的攻击三人这才回过神来。
那人见云襄竟能单手用扇挡住他的攻击,便问道:“你是何人,竟能单手用扇挡住我的攻击。”那人打量着眼前这个看视弱武文强的云襄,心中不暗暗道:“此人是谁?想不到看似书生竟如此深藏不漏。”云襄看了看他,深信他便是张飞,便想借此机会收服他,扇扇道:“若壮士肯跟随我等共图大事的话,我便告知。”云襄深知张飞性格,只要用点激将法便可上钩;果然如云襄所料,那人没多想便回答:“如若你胜得过我手中的矛,俺张飞就服你。”说这挺矛直冲向云襄。三人听到此人自称是张飞不由的惊讶道:“张飞!”三人惊讶的嘴都合不了口,而云襄却对自己说料是正确而暗暗自喜道:“果然不出我所料!”张飞见云襄一脸喜悦,全然忘记正和自己正在比武。更是生气,接连刺了几下,云襄以敏捷的身手躲闪,令他十刺十空。见无法刺中云襄,他便以横劈的形式朝云襄打去,无法躲闪的云襄只好用幻变扇来抵挡,几回合下来张飞都无法胜过云襄。一向自大的他更加愤怒,腾空而起,猛的向下劈去。云襄没有选择躲避,反倒是迎了上去,张飞本因为胜利在望,没想到云襄如有神力一般,不仅接下了他的攻击,还将他震得在半空中失去平衡,害得他狠狠的摔到地上;不服气的张飞刚想拿起兵器再打,可是不知就是力不从心,几次下来他都无法再拿起兵器。
见状司马言走近云襄问道:“公子他这是怎么了?”云襄笑了笑道:“他这是被我刚才的力道给震到了麻经,一会儿便会好了。”司马言这才恍然大悟的点点头。果然过了一会儿,张飞便能站起来了,他抬头看了看云襄,心生佩服:“此人武艺非凡,又对我手下留情,不如就引他们去见俺兄长共议大事。”他朝云襄等人走去,司马言身拍他不服偷袭,便要拔剑恐吓:“怎么还不服气吗?”司马言刚要将剑拔出,便被云襄阻止道:“言,把剑收起来。”司马言这才慢慢将剑收拢,张飞来到云襄面前半跪于地道:“俺张飞从来没服过谁,今天对你心服口服!”云襄连忙扶起道:“壮士快起,快起。”
就在云襄刚扶起张飞时,身后突然传来声音:“翼德,为何向他人下跪。”张飞听到后,立刻便知是自己兄长的声音,回头道:“大哥,二哥你们怎么来了。”只见:一个身长七尺之多,双手过膝,面如冠玉,唇若涂脂,背负两股剑的人道,“我和大哥在庄上,见你迟迟未归怕你出意外,这才来找你。”另一个身长九尺,髯长二尺,右手持长的人又道,“贤弟,他们是谁,为何你向他们下跪?一边问一边指向云襄”。张飞在他们耳边说了半响,刘备点了点回头望了望云襄道:“敢问阁下大名,来涿县作何?”过了许久,云襄四人分别报上姓名,以及来此的目的。“原来如此,云公子既然有此大志,我兄弟三人乃是无名之辈,恐怕无法帮助与你,望见谅。”云襄扇扇笑道:
“你这黑人是哪里冒出来,是不是董卓派来的奸细。”只见一个貌似野人,身形魁梧的彪汉持刀指着离他不远处,深陷士兵包围的张飞,张飞插丈八蛇矛于地,十分恼怒地对持刀彪汉大骂道:“呸!你这厮休乱胡说,俺张飞怎会是那贼厮的手下。”张飞话语粗重,令彪汉十分生气,见张飞已被自己的军队包围,却依旧气焰嚣张,立刻便想上前去教训他;他刚准备下马与张飞一较高下,却让身边一位拿长枪的将军给拉住,说道:“这等鼠辈,何劳李将军亲自出手呢?”说着朝副将挥了挥手,暗示他动手攻击这来历不明的人。副将一声令下,士兵蜂拥而上,张飞见来兵众多,却毫无惧怕之意,他挺矛而出,力战拒降。单靠一招横扫千军张飞便撂倒了几名士兵,吓得围攻的士兵皆退却不敢进攻。“让我亲自去回回他。”见张飞武艺不凡,李典担心无法杀了他,反而会损兵折将,便下马朝张飞走去。人群之中,张飞奋力而战,全然未曾察觉李典的到来,只见众士兵合力而攻,将他的矛按于地上,一时间令张飞的兵器动弹不得,李典见张飞深陷窘境,便想从后面结果了这个来历不明的人,他挥刀朝张飞身后劈去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突然不知从何而来的扇子,从众人眼前闪过,重重地打在李典胸前,李典被这突如其来的扇子震得直向后退,张飞也因此幸免于难;打在李典胸口的扇子,也因作用力的关系弹了回来,众士兵皆被此给吸引住,停止了对张飞的围攻,回头刚要寻找扇子的主人时,只见一持剑男子凌空踢来,惊慌不知闪躲的士兵皆被踢倒,突然到来的两人,就这样一扔一踢便解了张飞被困之围。
“公子,文仕···”张飞抬头看去,立刻便脱口而出道,接着他又看到了刘备和关羽,还有紧跟其后的云福和云振四人;令他顿时欣喜万分。“你们···是谁?”李典胆怯地说道,右手捂住胸口脸上则显现着痛苦之情。这时,那位手拿长枪的将军,见李典败下阵来,连忙下马上前搀扶,安慰道:“曼成,你怎么样了,你们是什么人,竟然趁人不备,果然是贼鼠一窝,不讲道义之人。”
“呸···你也好意思跟我们讲道义,这么多人围攻翼德一人,你还敢讲道义吗?也不不怕脸红脖子粗。”司马言对来人的话进行反驳道,听懂的司马言话的云襄兄弟三人,立刻便忍不住要开怀大笑,云襄挥了挥扇子,微微的笑着点头;而两个弟弟就不像他想的那么周全,立刻就大笑起来,气得持长枪的将军怒火冲天,捏紧长枪咬牙切齿样子十分狰狞的大骂道:“哪里来的狂徒,看我不斩了你。”说着挺枪而出,好胜之心驱使司马言应战,云襄连忙拉住他刚要开口说话时,司马言却先说道:“公子你放心吧,我自有分寸的。”见司马言如此答应,便允许的点了点头。司马言见云襄答应让他出战,立刻提剑而出迎战李典。
就在这时,李典身后突然有人大喊道:“元让,你给我住手。”此言一出顿时令拿长枪的男子停住了手,司马言见此人仅为一句话而罢停,便将刚拔出一半鞘的剑收入剑鞘中;云襄等人深感奇怪,于是张望寻找着声音的来源。只见不一会儿,士兵们分散成两队立于两旁,一位身长七尺,细眼长髯,腰跨佩剑,身后还跟着两个将军打扮的彪汉,朝云襄众人走来。紧随其后的数百名士兵立刻便聚集起来。云襄突然发现士兵中有人扛“曹”字旗的,立刻让云襄猜到此人是谁?他扇了扇子暗暗自语道:“元让是夏侯惇的字,那眼前这人定是曹*了。”
司马言本要与夏侯惇大战一场,却因一人的到来而就此平息了,正待云襄猜出来者是谁时,司马言却因好胜而挑衅道:“怎么,不敢打了吗?”本以为来者会因司马言的讥讽,群愤而起围攻云襄众人,只见来将为首带佩剑的男子,竟然好无气愤之颜的笑道:“岂敢,岂敢,在下怎么敢对破黄巾贼的义士无礼呢?元让你还不给我退下。”说着男子挥手喝退夏侯惇,然后朝司马言身上看去,见他身披轻衫,腰系绸带,手上还拿着一把奇异的佩剑,又开口道:“‘佩剑挥能震天雷,亦凡剑士司马言’,想必这位就是司马言吧。”司马言见有人称赞他,立刻就得意忘形,全然忘记要和夏侯惇一战的事。
男子话一说完就朝云襄众人看了看,当他看到云襄时,顿时大吃一惊,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眼前这位,就是幽州百姓相传的公子襄,更看不出他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出,竟有破黄巾张角妖术的本事,“书生打扮,若如手无缚鸡之力,怎么会是传言中云妙杰?”男子迟疑良久没有反应。云襄见他半响无语,便笑道:“怎么,孟德兄认得文仕,却不识云某人吗?”男子听到云襄竟说出自己的字,不由得再一次吃惊,就连他的部下夏侯惇等人也被下了一跳。曹*万般惊讶,他与云襄并不相识,更还未自报姓氏,云襄又是怎么知道的。曹*不由自主的拱手赞叹道:“幽州人传言‘妙语机智云妙杰,覆手翻来解郡危’,早就听说云妙杰机智过人,一战灭张角,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中,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。”对别人的称赞云襄自然不像司马言那般会得意忘形,他扇扇摇头苦笑道:“孟德兄说笑了,云某只不过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,并没你说的那么伟大,倒是孟德兄举兵伐董卓之举,才真令云襄折服。”与云襄的三言两语的对话,令曹*接连惊讶,他回想当日在朝之时,幽州太守刘焉的奏章:托圣上鸿福,幽州幸得云妙杰,司马言,刘备,关羽,张飞,云福,云振七名义士,先斩了犯境的黄巾贼将程远志,后在峡谷大败黄巾贼首张角,更将其张宝,张梁击毙。功高盖世,本想将其太守之位相让,可云妙杰不肯接受,无奈只能将等人姓氏告之,望圣上日后招之,以效国用。
当时,在朝廷听到诵官念道时,自己还跟在朝大臣开玩笑说,若是天下真有此等异人,一战即破了朝廷久久不能杀死的张角,那我等倒不如罢官随他好了。可今日看来着实令曹*感到羞愧,云襄的三言两语便令他不得不服。有一事却令他深感奇怪,就是云襄身后除了司马言六人随行,便不在有其他士兵马匹。于是曹*便问道:“云公子此行可是要前往汜水关,以同义军共同讨伐董卓,可为何只有他们几人···”曹*故作姿态没把话说完,他还以为云襄不知自己在讥讽他,只见云襄仰天一声长笑道:“孟德兄此话是在笑我们无兵吧,参加义将竟不带一兵一卒,仅有六员大将随行这难免招人嘲笑;可这些想法都是那种浅陋无知的庸人才有的,文仕他们可皆是上上将:文仕之勇可抵董卓的吕布,玄德,云长,翼德三人皆有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之能;而我的两个弟弟虽年少,却也胜得过义军大营中数将。有他们和我随行,我又何须带兵呢?”
云襄妙语连珠令曹*顿时没了话,而云襄对司马言等人描述,在他的手下看来却觉得云襄十分猖狂,可在曹*看来,他却觉得云襄并非会说大话之人,他暗暗自语道:“云襄此人甚是不简单,在加上他手下六人,却也不是等闲之辈,若日后能为我所用,大业何愁不成呢?”曹*稍作思绪一番后,挥手招来一位提刀将军说道:“子廉,你去点三千士兵来给云公子,当作我为朝廷对他们灭张角的奖赏。”听到曹*要拨兵给云襄等人,令曹*的手下及司马言等人甚感奇怪,独云襄一人知其用意,曹*这是想收买人心,好将自己和其他人为他所用;曹洪话也没说便去点兵,而另一个将军刚想上前对曹*表示不满时,便被他的一个眼神给打退了,然后又对云襄说道:“云公子既然来参加义军,义军互相帮助也是理所应当了。”云襄持扇拱手道:“孟德兄今日慷慨解囊,如此大恩,日后云某定当报答。”
于是,云襄等人领着曹孟德赠予的三千士兵,同曹*的部队一起前往汜水关,他们刚到离汜水关不远处的山上,就见有一军队安营在山下不远处,营上插着董卓的旗帜,曹*见了不由得的惊叹道:“想不到董卓的军队这么快就要兵临洛阳古城了,我们要加紧步伐到义军大营才行。”云襄拉马朝前走了几步,眺望远处,只见远处天际不时卷起沙尘,并且不时还有鼓声响起,心中便想到:“这定是孙坚与华雄交上手了。”他回头朝曹*说道:“孟德兄且看那远处的沙尘漫天,定是马儿奔跑所造成的,看来义军已经与董卓的人马交手了。”曹*听后连忙拉马朝前仔细一看,果真是黄沙漫道,他急忙拍马朝前线奔去,夏侯惇等人见状,虽不知情却也立刻跟了上去,士兵紧随其后快步前行。到底云襄看出了什么端详,又是什么竟令曹*如此匆忙呢?
注:第十三章‘围魏救赵’下周更新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