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多谢里正主持公道,家里还有地要翻,我们这就走。”
说完连忙拉着苟氏跑,苟氏没听懂话中话,还一边走一边回头骂:
“小蹄子,你等着,你婚书还在我手上呢。”
见二人狼狈离去,在场的人都嘿嘿笑起来。
赵二柱也跟大家伙道谢,感谢大家仗义出手。
吴里正脸一板,“好了,一个个的,都是当爹娘的人了还这么冲动,真惹出人命官司来,家还要不要了?”
一个汉子叫道:“放心吧吴叔,我们知道轻重,跑上门儿来欺负咱们石磨村,谁能忍?”
吴里正也笑了,“也是,平日村里人鸡毛蒜皮吵吵嘴我可以不管,外村人敢来欺负咱们村,那必定不行。”
“散了吧。”
吴里正一挥手,围观的村民就都回去了。
又转身对赵老头道:“赵老弟,那日你说起你孙女的户籍书的事,要补制的话就交十文钱,下次我去领月补的时候就帮你交给官府。”
里正不是朝廷官员,只是由村民选出来,再由知县审核指任的。
配合官府管理村里的户籍人口、催纳赋税,每个月有300文的补贴。
赵老头正准备回去拿钱,赵巧菱道:
“里正爷爷,我再找找吧,说不定是塞到哪个柜子衣堆里了,若还是找不到,明日再去找您交补制的费用。”
“也行,随时来找我就行。”说完,吴里正也背着手离开了。
赵巧菱心想,虽然户籍书交给姐姐去解决了,但过两日还是要去找一趟里正爷爷。
这个石磨村,想不到村民们这么团结,虽偶尔也有吵闹纠纷,但是大体上还是很好的。
谁家有事,都会赶去帮衬。
她已经打定主意,要把狗爪豆的事情告诉里正,让大家都摘。只是在此之前,要先把自己家的囤够。
为人也不能舍己,得自家够了,才帮扶别家,无可厚非。
……
见所有人离开,刘桃花关好院门,一把拉过赵巧菱,“菱儿,婚书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赵老太也满脸着急,“菱儿,快说说。”
赵巧菱便把之前苟氏如何带她去和宋家的傻子相看,如何哄骗她签下婚书,阿姐如何劝阻她,通通说了个干净。
赵二柱气得咬牙,“孙家那几个遭瘟的,我们捧在掌心长大的女儿,他们竟然想骗回去卖了换聘金。”
杨氏冷不丁来了一句:“所以你当时是发现了孙家的算计,才翻墙跑回来的吧?如果他们找的不是大傻子,你就真嫁了?”
赵巧菱脸色一尬,心道你们听我狡辩,却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实在是原主给她的锅太黑,她要刷白不容易。
赵老太瞪了杨氏一眼,“就你聪明,菱儿还小,被那一家子狗东西算计,也情有可原。如今菱儿已经幡然醒悟,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。”
刘桃花一阵后怕,“幸好,他家那歹竹林里出了根儿好笋,要不是你姐,你就栽到火坑里了。”
“娘,那菱儿已经签了婚书,怎么办呀?宋家会不会到日子了过来要人?”刘桃花没了主意,盯着赵老太。
赵老太道:“不用怕,别说宋家是跟孙家搭线定的亲,就算是来咱们家三书六礼定的亲,只要没有成亲礼成,都是可以退亲的。”
又转头问赵巧菱:“菱儿,除了婚书,你们交换庚帖没?”
“换了……”
“你的庚帖是谁拟的,上面的生辰八字、家族谱系你看没看?”
“苟氏找的媒婆起的,孙家三代情况都写了。”
“那就得了,你的户籍一直在咱们石磨村,那庚帖和婚书没用,就算宋家告到衙门都不占理。”